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导师信息»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王强

王强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4-11-04 | 【 字体:    

       王强,博士,研究员,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粮油加工品质评价与过程控制、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研究建立了大宗粮油加工特性与特征指纹图谱,构建了加工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加工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提出了粮油加工品质动态控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其中“粮油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技术研究”曾获得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颁发的最高学术奖—HaraldPerten Prize;“稻米及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稻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了生物酶法改性对花生浓缩蛋白功能性质的改善作用,通过转谷氨酰胺酶酶解改性方法显著提高了花生浓缩蛋白的凝胶性,通过物理方法预处理后使用木瓜蛋白酶适度酶解改性显著增加了花生浓缩蛋白的溶解性。“低温压榨花生油与功能性花生浓缩蛋白联产关键技术研究”于2007年12月通过了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果该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并于2011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中国粮油学会2013年科学技术一等奖。
       开展了花生功能性短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首次采用Neutrase与Protamex复合酶解技术对花生蛋白进行改性,得到高水解度、高得率的花生功能性短肽。揭示了短肽降血压活性的构效关系,即短肽KLYMRP与ACE活性位点的残基形成5个氢键、一个Pi-Cation相互作用,并与锌离子形成配位键,这些作用力共同稳定了短肽-ACE复合物的构象,有利于ACE抑制活性的发挥。该技术于2007年1月通过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成果鉴定,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于2009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获2012年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最高学术奖—HaraldPerten Prize,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奖的科技工作者;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鉴定成果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植物蛋白及其制品名词术语”等农业行业标准4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26篇。主编《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筛选》等著作7部。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51名。
       兼任中国食品学会功能食品分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第八届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Bioactive Carbon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及《中国农业科学》编委、《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