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导师信息» 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世东

李世东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4-11-25 | 【 字体:    

       李世东,研究员,1963年生,原籍山西应县,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从山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和1996年分别从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西北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助教和讲师。在亚洲浆纸业公司林业研究发展部任高级研究员和病虫害处处长,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林业微生物制剂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的业务和管理工作。1999年9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先后在生物防治研究所、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课题组负责人。兼任 《中国生物防治》杂志副主编(2001-)、新疆农业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2003-)、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和国家图书馆咨询委员会委员(2004-)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土传病害生态学及其综合治理、生物农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863”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国际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重大科技专项、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以及与北京市、云南省和企业的合作项目等。近年围绕日益严重的农作物和园艺作物土传病害问题,开展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和产品研发。建立了包括菌寄生真菌、食线虫真菌、防病芽孢杆菌和化学农药降解菌等有益微生物在内的菌种资源库;发现了在自然土壤中既可捕食线虫又可寄生病原真菌的两栖单顶孢菌;筛选获得了高效粉红粘帚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株等;发现脂滴包被蛋白在粘帚霉菌寄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明确了生产菌株的营养需求和发酵条件;建立了原生质体制备和基因转化体系。为研发新型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剂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粉红粘帚霉、淡紫拟青霉和地衣芽孢杆菌规模化生产工艺,研制出可湿性孢子粉剂等新剂型;获得菌剂登记证6个;形成了以土壤消毒和微生物制剂应用为核心内容的园艺作物土传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在云南、山东、山西、内蒙、宁夏、青海和辽宁等地得到推广应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140余篇,申报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培养研究生40余名。